12月23日倒不接待祂
「他在世界,世界也是藉著他造的,世界卻不認識他。他到自己的地方來,自己的人倒不接待。」(約1:10-11)
今天的經文說「世界卻不認識他」 、「自己的人倒不接納待」,較前還有「光照在黑暗裡, 黑暗卻不接受光」(1:5),短短幾節,重複強調世人「不接受光」、「不認識他」,和「不接待他」。這三個「不」, 道盡了 世人是以怎樣的態度,來對待這位要救贖他們脫離死亡權勢的救主。
因此,耶穌降生時那種惡劣的環境,一定不難想像:冰冷、漆黑和無望 (賽53:3, 10;太27:22-26) ;事實上,耶穌一生出,世上的人不僅不 接納他,而且還要除滅他,希律王為了要除掉耶穌,竟把伯利恆境內兩歲以下的小孩都殺盡了; 當耶穌三十 歲出來傳道的時侯,當代的宗教領袖,包括法利賽人、文士和祭司,精心策劃,務要置耶穌於死地。
單看耶穌出生的地方,已清楚說明祂是何等不被接待。在伯利恆這小鎮,應該不會有太多設備優良的客店,極其量只有「客房」(kataluma) ;這樣的「客房」也固然沒有高級馬匹出入,因此這裡說的「槽」(phatne,manger),該是用來盛飼料餵牲畜的器皿而已。當時的人不願意接待耶穌的地步,竟至於此,連比較像樣的小床或被鋪也沒有,只有被放在冰冷、粗糙、骯髒和極度卑賤的槽裡。
這究竟有什麼含義?我們這些叛逆神的人,在神的國中也該是「沒有地方」(路2:7) 、也該是不被接待,假若耶穌沒有降生,我們所處的地方也該是漆黑、痛苦和絕望的地獄。神愛我們到一個地步,甚至差祂的獨生子耶穌來到世上,成為人的樣式,親自歷盡憂患,以致我們因著耶穌,被神接待,罪得潔淨,得蒙救贖,被稱為神的兒女。
今天,假如我們的聖誕充滿溫馨和喜樂,是因為主耶穌不惜以卑微之身誕生,為世人帶來大好的信息。從此,第一個冰冷的聖誕,成為了溫暖而平安的聖誕。
默想:我是以怎樣的心態來接待主耶穌;想到祂降生在如此寒微的馬槽,心裡有什麼感受。
祈禱:甘願為我受盡白眼的主啊,感動我的心,讓我更尊崇祢、愛慕祢。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