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以馬內利,懇求降臨》
「因此,主自己要給你們一個兆頭,必有童女懷孕生子,給他起名叫以馬內利。」(賽7:14)
《以馬內利,懇求降臨》是首很古老的詩歌,歌詞來自以賽亞書7:14,預言神要給以色列民一個兆頭,必有童女懷孕生子,名叫以馬內利。「以馬內利 」的希伯來文是「神與我們同在」的意思。過去幾百年來,每逢進入將臨期,中外教會的信徒都在唱這詩歌,準備心靈等候耶穌生於世上。
這首詩歌的曲調使用小調音階,聽起來悽涼哀怨,原來與當時十三世紀的社會背景有關。那時正藉黑死病猖獗,死傷無數,人心哀傷無奈,怪不得這詩歌調子沉鬱,儼如如中古修院裡的拉丁文素歌,在院宇間低迴,與一般聖誕詩歌的平靜和歡樂氣氛完全迥異。
詩歌開始時的小調形態,委婉地襯托出逐漸轉變的氣氛,從身處黑暗、受壓之民的痛苦,因聽見神應許的彌賽亞快要降生時,心中燃起極大的盼望 (賽亞9:1-2)。漸漸地,小調變成大調,「歡欣!歡欣!」不絕於耳。
馬太福音1:23也同樣宣告,降生於拿撒勒的耶穌,應驗了這預言,祂就是「以馬內利」。事實上,「主與我們同在」,是《馬太福音》的開始和結束,開始時是天使對約瑟講述將要發生在馬利亞身上的事:「她將要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叫耶穌,因他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裏救出來……人要稱他的名為「以馬內利」(太1: 21-23) ;而結束就是主耶穌囑咐門徒說:「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 20) 首尾呼應,充份說明了耶穌活在世人中間,時刻與屬祂的人同在。
默想:「以馬內利,懇求降臨,救贖釋放以色列民;淪落異邦,寂寞傷心,引頸渴望神子降臨。歡欣!歡欣!以色列民,以馬內利定要降臨!」我是如何經歷從黑暗進入光明的;此刻,我內心充滿歡欣和期待嗎?
祈禱:常與我同在的主耶穌,讓我更深渴慕祢的能力和盼望。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