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聖誕頌歌》
「亞伯拉罕說:『若不聽從摩西和先知的話,就是有一個從死裡復活的,他們也是不聽勸。』」(路19:31)
聖誕臨近,狄更斯 (Charles Dickens) 的名著《聖誕頌歌》(A Christmas Carol in Prose, Being A Ghost Story of Christmas) 通常又會亮相,彷彿在提醍世人聖誕的真正意義。
《聖誕頌歌》講述一名吝嗇而孤僻的金錢奴隸司克洛奇 (Scrooge) 的奇遇 ,在一個平凡的聖誕節晚上,過世七年的老友馬瑞的幽靈,特意來告訴他因為自己生前太吝嗇,不願意幫助窮困的人,所以死後到處漂泊,靈魂永遠無法得著安息。如果司克洛奇不想死後也如此悲慘,便要把握機會,徹底改變自己的生活態度。接著還有三位分別為「過去」、「現在」及「未來」的聖誕幽靈到訪,分別為他帶來連串不可思議的經歷,令他重新面對過去、正視現在、預視將來。最終司克洛奇那封的心漸漸溶化,且經歷了懊悔、改過、重生的救贖過程。
這故事讓我想起《路加福音》所記載的一個比喻,提到兩個人,一個是富有的財主,另一個是貧窮的拉撒路。兩人都死了,拉撒路躺在亞伯拉罕的懷裡,而財主則下到陰間,痛苦萬分。他想起自己的五個兄弟,恐怕將來他們也落在如此境況,於是懇求亞伯拉罕差遺拉撒路去勸戒兄弟 (路16:19-31) 。
究竟什麼是富足、什麼是貧窮?富人就會幸福?怎樣的人才會知錯悔改?事實上,這也是狄更斯面對當日貧富不公這社會議題的質詢;聖誕所應許的大好信息早就被物質享樂淹蓋了,當日如是,今天也如是。唯一不同的是,當《聖誕頌歌》一出版,有如當頭捧喝,讓讀者在哭笑之間敞開心扉,醒覺改變的迫切性。可惜,來到今天,我們的心好像更冰冷,我們什麼時候才會聽到馬瑞的幽靈對司克洛奇的勸告:「在我贖罪的自我懲罰中,同樣地心裏也很不好過。今晚我來這裡就是要警告你,因為你還有機會和希望,可以避免我這樣的下場。這是特地為你帶來機會和希望……」
默想:司克洛奇的故事令你想起什麼;有什麼我是想改變的。
祈禱:主啊,我多麼願意學習顧念身旁有需要的人,求主幫助。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