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神的公義與憐憫
「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彌6:8)
人類敬拜蒼天,自古有之。遠古的色列人又是怎樣朝見耶和華的呢?按聖經記載,他們都以貴重的禮物來到神面前:一歲的牛犢(彌6:6),代表上等的祭物(利9:3),這是質方面;千千萬萬的公羊、或是萬萬的油河(6:7),即大量的橄欖油,這是量方面。他們甚至甘心將長子和親生的孩子獻上為祭(參王下23:10;利18:21),以為付出的代價愈大,神就會愈悅納他們的獻祭。以色列人始終不明白,在神眼中,禮儀和祭物,只屬次要,神看重的的是以色列人對神的忠貞,從而活出神的公義與憐憫。
「公義」是神的屬性,有人這樣說:「公義使人得回應有的權利,恩典使人得到不該有的。」 行公義就是維護社會的公平和正義,不欺壓、不賄賂、不屈曲正直,讓人得到應得的對待。事實上,今日世界上有無數的人受苦,不是因為天災為患或資源不足,而是因著人為的不公義和不公平。
「憐憫」也是神的屬性,指對人要忠實和慈愛,保護弱勢社群,供應他們的需要。當我們愈愛神時,我們便愈關心弱勢的社群;當我們愈活在受壓的人群中,我們愈經驗到神的同行,因為耶穌在世時,也曾與這樣的人一起。有人統計過,聖經每十行,就有一行論到貧苦人的需要:在《路加福音》六行就有一行,《雅各書》五行有一行,可見神特別關懷困苦憂傷的人。
神的公義和憐憫,都是要我們行出來的;行與不行,端乎在我們的手中。《箴言》的作者清楚地指出行與不行公義的意義:「欺壓貧窮的,就是辱罵造他的主;恩待窮苦人的,就是尊敬造他的主」(箴14:3 1)。
默想:談到神的公義與憐憫,我有什麼想法?我是個行公義、好憐憫的人嗎?
祈禱:公義的主,激勵我勇於效法祢,讓我身邊的人能經歷祢的公義與憐憫。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