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深厚友誼
「愛弟兄,要彼此親熱;恭敬人,要彼此推讓。」(羅12:10)
「要彼此以溫情相待,存弟兄之愛,帶頭互相尊重。」(羅12:10,新譯本)
談到尋找知心友、或靈友,一般人會覺得這是男人的問題,因為在男人的成長中,被社會 (教會也是) 定型為剛強獨立,有淚不輕彈,也不用親密朋友來分憂,這就是「男子氣慨」吧。曾有美國作家這樣說:「男人既孤單又沒有朋友,卻又不問代價想維繫男子氣慨的形象。」(Jim Conwey’s words cited from David Smith, Men Without Friends) 。不過事實上,即使是女生也一樣常常會感到寂寞,缺乏知心好友。芝加哥論壇報的女性專欄作者Marla Paul,就在專欄裡坦承缺乏知心朋友的寂寞;該文一見報,讀者的回應就如雪片般飛來,女性讀者都想分享自己在建立深度友誼上的沮喪和疏離感,原來這實是大部份人的共通難題,大家不免鬆了一口氣!
大抵來說,相同的興趣或生活型態,互相吸引,可說是建立友誼的起步。可是單單建立在興趣上的友誼,基礎仍是薄弱的,而深度的吸引力,該是建基於共同的價值觀上。大衛與掃羅的兒子約拿單的友誼,就是建立在對神真切的愛、與生命的委身這基石上,進而達至深相契合的地步,成為後世推崇的高尚友誼。
所以我們不妨常常省察自己跟朋友的關係:我們的共同價值觀是什麼?如果把我們平日的活動抽掉,我們的關係還會繼續嗎? 究竟我在追求怎樣的友誼?
默想:Lee Strobel在他的「上帝出難題」(God’s Outrageous Claims)中,提出了建立持久、穩定友誼的五個基本成分,分別是吸引力、接納、真誠、幫助、與肯定。你認同嗎?有那個成份是你想改善的?
祈禱:賜人友誼的主,祢是我們的天父,也是我們的好朋友,幫助我們願意學習委身於深厚的友誼。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