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11月16日聆聽及說話

「耶和華啊,請說,僕人敬聽.!」(撒上3:9)

  • 聽別人說話,除了「聽話」外,還要「聽心」。

  • 帶著成見來聽別人說話,很容易聽到別人根本沒有說出來的東西,卻聽不到別人已經說出來的話。

  • 人與人的溝通,除了使用語言之外,有時還可以靜靜地感受一下對方的內心世界。

  • 說話的內容極其量可以表達一個人的觀念;說話的語氣卻能反映一個人的心態。

  • 心態偏執的人,說話的語氣顯得生硬、批判、甚至充滿怨氣;心態健康的人,說話的語氣自然、溫暖、祥和。

  • 當別人說了一些傷害你的話時,也許正是你進步和成長的時刻,因為別人的話很可能刺中了你一向不敢正視的盲點。

  • 我們既可以透過說話來溝通,亦可以透過說話來避免溝通:堆砌客套、冠冕堂皇、或言之無物的話,來拒絕真誠深刻的溝通。

  • 說話通常是溝通的開始,但有時候,不說話才是溝通的開始。

  • 沉默,可以是無聲的語言。

  • 自我接納的人,說話的態度多為正面或友善;拒絕接納自己的人,說話的態度較為負面或帶有敵意。

  • 我們與人對話,覺得別人的態度和語氣差劣,於是怪責別人;但郤沒有想到,對話其實是個互動的過程,別人之所以有那樣的表現,部分原因好可能是我們自己造成的。

  • 安慰別人,使別人減輕哀傷,表面看來,是話語所起的作用,但實際上起作用的,大多不是話語本身,而是話語背後的感情。

  • 喜歡說話多於喜歡聆聽,背後是自我中心。

  • 當一個人不能再接受別人的批評時,他的心靈恐怕已經停止成長了。

  • 假如我們將每一次跟別人交談都視作最後一次,以後再沒有機會了,那麼交談的質素就會截然不同了。

祈禱:主啊,讓我學習先聆聽祢、然後聆聽自己和他人。阿們。

最新消息
書籍推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