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全心敬拜
「來啊,我們要屈身敬拜,在造我們的耶和華面前跪下。」(詩95:6)
音樂是敬拜的重要部分,這在我們信仰的歷史中可以找到很多根據。在《詩篇》中,詩人呼籲會眾向耶和華唱新歌,用各樣的樂器來讚美祂;大衛將有音樂恩賜的利未人組織起來,成為合唱團和樂隊,在放置約櫃的帳幕中讚美神(代上15、16)。
音樂也是一種特別的感情語言,為要表達心靈的感受。合適的歌詞配上合適的音樂,才能發揮最大的音樂功用。這也就是為什麼一些詩歌歷久不衰,受不同時代、不同文化的人喜愛,而另一些詩歌卻如曇花一現。
神創造人類時,把人造成有思想、有感情,有靈、有體。因此,人敬拜神不該停留在頭腦、思想中,也要把思想引發的情感,用語言、音樂甚至是肢體動作,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達到身心靈全人的敬拜,把神當得的讚美敬拜歸給祂。
為此,神將所有必要的條件:讚美的心、感恩的心、歌唱的能力,發明、演奏樂器的能力、人耳聽見聲音的功能、音樂感,心靈感應音樂的共鳴等都賜給人,使人能夠個別或在群體中,用音樂、歌聲、身體來讚美神,這實在是神奇妙的恩典。
《詩篇》中的「上行之詩」(121-134篇)據說是以色列人朝向耶路撒冷時常唱誦的:「我要向山舉目我的幫助從何而來?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詩121:1-2);「人對我說,我們往耶和華的殿去,我就歡喜。耶路撒冷啊,我們的腳站在你的門內。」(詩122:1-2)耶路撒冷地勢較高,聖殿坐落在山丘上,以色列人全人全心、懷著歡喜讚美的心,向高處處朝見神。
這樣的敬拜心態,該是每個信徒平日的操練,透過靈修及個人的敬拜生活,與神相交同行,追求聖潔、公義,並經歷神出人意外的同在與轉化。
默想:我們的敬拜生活是怎樣的;我們每星期去教會的心情,是歡喜、期盼,還是沒有感覺?我們是否真的渴望走向神,還是半信半疑、三心兩意?
祈禱:主啊,幫助我學習以思想、感情、全心來敬拜祢。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