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10月29日非比的事奉

「我對你們舉薦我們的姊妹非比,他是堅革哩教會中的女執事:請你們為主接待他,合乎聖徒的體統;他在何事上,要你們幫助,你們就幫助他;因他素來幫助許多人,也幫助了我。」(羅16:1-2)

保羅在這短短的兩節經文中,親自向羅馬教會介紹非比,且說「我們的」姊妹,推想非比在教會中是眾人公認的好榜樣。

非比是堅革理教會的女執事。她名字的希臘文意思是「美麗的光輝」或「明亮」,配合保羅的介紹,該是人如其名,突出了非比的生命的本質和特性。

保羅又說:她素來幫助許多人,也幫助了我。按徒18:18記載:保羅因許過願,就在堅革理剪了頭髮。許願是感恩的意思。非比既是堅革理教會中的女執事,解經家推測,保羅可能在那裡生了一場重病,得非比她悉心照顧,這可能就是「她也幫助了我」的背景。

幫助人的人必須具備敏銳的心,「幫助」原文有「等候隨時扶助」的意思,就是在旁細心觀察,等到需要的時候,即上前扶一把,該是滿有智慧的行動。

非比是執事,初期教會的執事著重服事、過於現代教會的行政或權威;因此,初期教會的執事並不是一群頻頻開執事會、籌劃或發號施令的領袖,倒是在生活細節服事眾人的僕人。

一般學者認為,《羅馬書》是保羅托非比親身帶到羅馬去的。我們都知道《羅馬書》在保羅書信中的重要地位,改教家馬丁路德甚至稱之為「聖經中的聖經」,而保羅竟將如此重責,交付非比。試想第一世紀的猶太人 (遑論女性),飄洋過海、可能是騎著駱駝、先向北走到馬其頓、再乘船到羅馬;路途之艱險、費時之長久,實在不可思議。而非比為著福音的緣故,不但將《羅馬書》安全帶到羅馬,且沿途代表保羅向眾教會問安,難怪保羅如此重視非比的服侍。

默想:非比的生命,有那些地方吸引我;在我生命中,有遇過像非比的信徒沒有;我也期望成為非比嗎?

祈禱:主啊,賜我忠誠服侍、愛主愛人的心志,像非比一樣。阿們。

最新消息
書籍推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