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庖廚裡的朝聖者
「你們要親近神,神也必親近你們。」(雅4:8)
「我們要把自己的心打造成私密的小教堂,可以不時退到那裡,平靜、謙卑又充滿愛慕地與神相交。」(羅倫斯弟兄《清修庖廚中》,舊譯《天人感應》)
五百多年前,一位名叫羅倫斯弟兄 (Brother Lawrence,1605-1691)的信徒,曾發問過一個永不過時的問題:
「人們四處尋求愛主的方法。為了能一心安於神的臨在,不惜千辛萬苦…… 如果我們能不分貴賤,就在我們所生活的環境中,盡心盡力為神作任何事,來顯示我們對神的愛,不是更近一點嗎?將我們的心共融於祂的心內,如此安居於祂的臨在,不是更直接嗎?我們實在不用東忙西找的,只要慷慨地做,簡單地去做便夠了。」
做什麼?就是將禱告與生活結合,而禱告的目的,是為了愛神、與愛我們的神更深結連,以致我們最終能體會,禱告就是生活的核心。
生於貧寒之家、只做過士兵和侍應等卑微工作的一介平民,內心卻充滿服侍神的渴慕。他進入修道院後,以為可以在聖壇前服侍,誰知成了廚房雜役,終日與柴米油鹽、杯盤碗碟作伴。
然而他沒有怨天尤人,反而將庖廚轉化成他朝見神的地方,三十年如一日:
「我們都可以為神做些鎖瑣事,我在鑊中翻轉煎餅,是為了愛神。如果沒有其他事情要我做,我就跪在祂面前祈禱,因為祂賜我恩惠去工作;禱告完畢,我站起來,內心會比任何人都喜樂……即使我從地上拔起一根草來,我亦感到心滿意足。」
生活/工作與禱告原是銀幣的兩面,嘈雜與安靜也原為一,屬靈屬世並不對立,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在日常生活中開闢神聖之處,時刻看見神的面。
默想:我生活中可有神聖之處;我的工作與禱告是分割的嗎;我有從生活中每個細節遇見神的經歷沒有。
祈禱:親愛的天父,感謝祢使用歷世信徒的見證,來激勵我渴慕親近祢的心。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