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慢慢聆聽
「耶和華啊,僕人敬聽!」(撒上3:9-10)
「未曾聽完先回答的,便是他的愚昧和羞辱。」(箴18:13)
猶太人要誦念的經文很多,其中一篇的第一句是這樣的:「聽,以色列人!」而 St. Benedict of Nursia (聖本篤,西方修道院制度創辦人) 在他的 Rules of Benedict 中,擘頭第一個動詞就是「傾聽。」
先聆聽神,才能聆聽人。
聽,是啟動本能機制,可以是有聽沒有到;而「聆聽」,則是耳到、心到。
聽,是聚焦自己,注意力放於自己的興趣和感受;聆聽,是聚焦於對方和他所關注的。
聽,是蒐集資料或資訊,是篩選模式、選擇性的接收;聆聽,是投入全心,把對方說的話都聽進去,探索他們內心的波瀾,設身處地去瞭解他們的景況。
聽,是要解決問題,追求速度、成功,甚或簡化過程、壓縮感受;聆聽,是掌握事情的核心、讓模糊變得清晰、誤會得到澄明、情緒得以疏導。
聽,是責任性、公式化;聆聽,是人性化、發自內心、真心誠意的尊重對方的想法,而不加以批判。
聽,是提供標準答案,缺乏立場;聆聽,是尊重對方的個別性,感同身受。
現代人的困局,可能就是缺乏停下來、用心聆聽的空間。置身於喧嚷的都市中,每天所能聽見的盡是急促的腳步聲,紛至遝來;我們甚至連自己的心已被世界的喧鬧、名利的誘惑、一味追求超卓等拖累這處境,也毫不察覺。就是基督徒,與世人所追逐的,相差不遠,所不相同的或者只是披上了屬靈的外衣而已。
默想:耶穌說:「你們聽啊!」(可4:3) ,祂希望我們怎樣聽;我可以如何操練「聆聽」:聆聽神、自己和他人。
祈禱:主啊,祢說你的羊聽祢的聲音,幫助我時刻聽到祢的聲音。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