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誰是我身旁的約伯?
「你們要細聽我的言語,就算是你們安慰我。」(伯21:1)
“Listen to me carefully, please listen, at least do me the favour of listening !” (Job 21:1, The Message)
提起約伯,我們不期然想他的失去、以及他那三位朋友。
一生尊崇神的約伯,得到三位朋友遠道來訪,七日七夜相對無言之後,終於打破沉默,「交鋒」起來。
以利法人生經驗豐富,卻缺乏同理心,急於把仍處於哀傷期的約伯硬拉出來,罔顧他需要療傷的事實,難怪約伯向他說:「這一切我眼都見過,我耳都聽過,而且明白。你們所知道的,我也知道,並非不及甚你們」(13:1-2)。
比勒達的立場保守,認為約伯所受的是因果報應 (8:3-4) ,都是因為他兒女犯罪,招來神的懲罰。但事實上,約伯就是恐怕女不敬畏神,經常對他們連番叮嚀;而比勒達的話,彷彿在說神隨時等待機會捉住我們的把柄,只要我們稍不留神,便會中招。
瑣法則發言極其尖銳,以屬靈權威來唬嚇約伯:「惟願神說話,願他開口攻擊你……」(11:5-6) ,還勒令約伯閉嘴,靜思己過。
其實,約伯真正的需要是什麼?就著他聽完三位朋友後的回應 (13:5-12) ,他好像受傷更重;在這困難的時刻,他不需要衛道家來保護神的面子、也不需要輔導員指導他要怎樣做,他需要的,是朋友安靜的聆聽:
「你們要細聽我的言語,就算是你們安慰我」(21:1) ,有譯作 “Listen to me carefully, please listen, at least do me the favour of listening (The Message)
是的,當我們的朋友遭遇不幸時,我們心痛,急於說出一大番道理、或個人經歷,甚至「自圓其說」,以為這便能安慰他,也會使自己好過一點。我想起耶穌面對祂的朋友拉撒路死去的時候,祂走近拉撒路的姊姊身旁,陪著她們哭,也跟著她們哭。耶穌並沒有說:別哭喇!也沒有藉此教訓在場的人群,反而安靜地容讓傷心的人用淚水成為情緒的出口;祂亦沒有縮短人的哀傷期,而是讓對方知道:此時此刻,我就在你身旁!
默想:我身旁也有「約伯」沒有;我是以怎樣的方式來陪伴他、安慰他。
祈禱:主啊,讓我學習祢那無言的陪伴;求主記念我身旁許多「約伯」的苦況。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