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8月14日 從沙漠而來的智慧

「我兒,要謹守真智慧和謀略,不可使她離開你的眼目。」(箴3:21)

主後3-6世紀,出現了一些沙漠教父,為了抗衡當代日益膚淺和腐敗的教會風氣,退隱至埃及與法國西南部的曠野間,過著隱修祈禱的生活。第一位沙漠教父名叫大安東尼,18年來獨自隱居在曠野的碉堡裡,逐漸認識到自己真正的面目。大安東尼的舉動,燃點了許多年輕人渴求親近上主的心,一時蔚然成風,建立了沙漠修道的傳統。

人跡罕至的沙漠,究竟孕育了什麼智慧來?

首先,是自我認識。這時期其中一位隱修士埃瓦格利烏斯(Evagrios Ponticus,亦譯為彭迪谷)說過一句很重要的話:「認識上主之前,你要先認識自己。」是的,沒有任何人能夠在認識自己之先,能夠認識上主,或與祂相遇。因此,在尋求上主的道路上,必先認識自己,誠實地面對內心各種慾望與隱情,將它們都沉澱下來,帶到上主面前,讓聖靈帶領我們經過沙漠的洗禮、認識及接納自己的真相,進到應許之地。

起步時常問 「我是誰」。我們或者無法立即找到答案,但當我們提高自我觀察的意識時,便逐漸能夠接觸我在上帝裡的形像;當我真正按著上帝創造我的形像成為我自己的時候,便自然會經驗到我在上帝裡的價值:我無須再討好人、也無須滿足別人、或墮進他們為我設置的形像之中、亦無須向人證明我自己、也根本不想去判斷人,最終獲得內心那自由的力量。

難怪沙漠教父總給人溫柔的感覺,原來從德文的字根來看,「溫柔」的意思是指將所一切所有的聚集在一起的勇氣:我能夠欣賞我的優點、接受我的缺點和陰暗面;我樂於表達我的真心、而不去壓抑內心的情感。

從沙漠而來的智慧,對於我們這21世紀的信徒,又有什麼啟示?

默想:「認識上主之前,你先要認識自己」,這句說話提醒了我什麼;將你的發現告訴耶穌。

祈禱:主啊,我好像不太認識自己,求主指引自我認識之路。阿們。

最新消息
書籍推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