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8月4日共鳴與共融

「無論作什麼,或說話,或行事,都要奉主耶穌的名,藉著他感謝父神。」(西3:17)

想像你站在一片原野、一幅名畫、一件古董、一只小鳥、一個陌生人的前面,你可會察覺你看到的那物件或生物,原來它 / 牠 / 他也在看著你;在你們之間,存在些特別的化學作用;你想看到的,其實在你心裡也必定有一件相應的東西存在:如果你想要看見那物件的形體、顏色、或動作,你的內心就必定存在這顏色、形體或動作,提醒你某時某地曾見過他們,彷彿今天浮現眼前,在你心中激起某些漣漪、或共鳴,與你的內心世界彼此呼應。

美國著名作家梭羅 (Henry David Thoreau) 曾這樣問道:

「如果在我內心沒有森林,

我有何權利在森林駐足呢?」

如果我要體驗我所存在的世界,以及在其中的事物,我就必須投入其中;當我愈投入我的生活時,我定會在每事每物中察覺到我自己、包括我的反應、情緒、思想和意見,而這些都可以成為我禱告和默想的素材。

這好抽象嗎?事實上今天大部份的人、或基督徒,都沒有認真投入生活,對於周邊發生的事,大抵存著事不關己的態度;就是信仰,或許停留在「道理的開端」,從未想過要「竭力」成長。信仰,好像超越我或是我身邊的事物,卻沒有包括我自己本身。假如某種信仰完全不涉及我的內心和我這個人的話,這不是信仰,充其量是宗教主義而已。

操練的第一步:凡事看見主;你慢慢會發現,祂透過每事每物向我顯現,並在我內心孕育無言的共鳴與共融感來。

默想:我如何能投入生活、察覺心情、並轉眼向神傾訴。

祈禱:主啊,幫助我踏實生活,經歷祢隨時的臨在。阿們。

最新消息
書籍推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