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 格拉森人
「他們來到耶穌那裡,看見那被鬼附著的人…… 坐著、穿上衣服、心裡明白過來。」(可5:15)
《馬可福音 》3、4章記載耶穌用比喻教訓人之後,繼續醫治趕鬼的工作。在此之前,耶穌已有不少趕鬼的神蹟,都是在公共場所進行的,惹來法利賽人褻瀆祂是靠鬼王趕鬼 (可3:20-22)。而今天我們要看的神蹟,卻發生在一個隱蔽的墳塋那裡。
耶穌一下船,就有一個被污鬼附著的人迎著祂。這人一定為當地居民帶來太多滋擾了,因此被放逐到墳塋裡,更用腳鐐和鐵鍊來捆鎖他 (5:3),但總被他掙斷了。你知道嗎?當大部份人還不瞭解耶穌的身份和權柄時,這群鬼卻已瞭如指掌,立即跑過去俯伏拜祂 (5:6-7),更央求祂不要難為它們。
耶穌是否一早知這群鬼在等祂,不然祂決不會著門徒開船到海另一邊去。況且按馬可記載,這事發生在耶穌平靜風和海的神蹟之後,門徒心神尚未平定,耶穌隨即又施行另一醫治趕鬼的神蹟,似乎故意突出這行程的逼切性。
耶穌著急什麼?這名格拉森人橫豎在野地那麼久了、也病了那麼久了,一個毫無價值的人,何須那麼逼切。是的,這就是關鍵了:在人眼中的「廢人」,在耶穌眼中寶貴無比;祂在意人的整全生命,不僅趕出附在他身上的鬼,而是要恢復他為「人」的地位和價值;不是按著社會的眼光,而是按著神的心意。
於是,耶穌為了醫治這個人,付上了二千頭豬的代價 (5:13)!或者我們會問:耶穌為什麼容許這群鬼將它們那毀滅性的力量,發洩在無辜的牲畜身上,在其他趕鬼的神蹟中,好像沒有那麼戲劇性的場面。我們未必清楚真正的原因,但至少這排山倒海的場面,足以讓在場的人信服鬼群確實已經被趕出去了。
最後我們看見這個從前被鬼附著的人,「坐著、穿上衣服、心裡明白過來」(5:16),更跟著耶穌,「懇求和耶穌同住」(5:18);耶穌沒有答應,著他回家,與人分享他得痊愈的經過;他真的聽從,到處傳揚耶穌。
默想:我此刻是否也在被人、事、物的捆綁之中;我是否也落在一些難於抗拒的試探之當中;我有信心來到耶穌面前得釋放嗎?
祈禱:釋放我的主啊,感謝祢恢復我的身份和價值。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