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5月19日 心的祈禱


「滿心相信,神所應許的必能作成。」(羅4:21)

談到祈禱,我們大多數人認為祈禱是理性的行為,要說得有組織、有條理,好像與神探討問題,或研究神學,可惜我們的心卻離神很遠,也沒有什麼感受的交流。其實,真正的祈禱是從心裡出來的。

什麼是心的祈禱?最直接來說,是從「心智」(mind)下沉到「內心」(heart);「沉入內心」,發現自己獨自地站在那裡,面對神的臨在,這並不是剔除「心智」,而是「心智」和「內心」結合起來了。

人佇立在神面前,這就是希伯來文對「心」的定義;聖經所講的心是指整個人的中心,包含知覺、感受、了解,這個心就是神臨在之處。正因為「心」是我們整個人,因而也是撒但不斷設法攻擊的地方。

因此,真正的祈禱,是整個人來到神面前,毫無保留、毫不掩飾的投靠祂。事實上,我們的神無所不知、無所不在,就像詩人的領悟:

「我往哪裡去躲避你的靈?我往哪裡逃、躲避你的面?

我若升到天上,你在那裡;我若在陰間下塌,你也在那裡。

我若展開清晨的翅膀,飛到海極居住,

就是在那裡,你的手必引導我;你的右手也必扶持我。」(詩139:7-9)

我無須在神面前有所隱藏,我這個人打開了,發現祈禱可穿透一切,滲透我整個人,神與我原來這樣親密。

操練祈禱,起點是簡潔和單純。聖經中稅吏的祈禱只有一句話:「可憐我這個罪人。」另外一個例子是與耶穌同釘十架那強盜的祈禱:「耶穌,請記念我。」簡潔單純的祈禱,是專注的祈禱,讓「心智」沉入「內心」;如此不斷反覆的操練,為我們的生活建立一個寧靜的空間,讓我們得與神親近。

接著是紀律,「不住的祈禱」(提前5:16),就是盡一切力量祈禱。有一位朝聖者請教師傅,如何能做到「不住的祈禱」;師傅告訴他要用簡單的禱文,如「耶穌基督,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耶穌禱文),讓整個人與祈禱結合。之後,朝聖者展開朝聖之旅,沿途誦唸這禱文,經過一段時間之後,他發現禱詞已深深的沉入內心,每一個心跳都向他發言。不斷重複,同時聆聽自己的心聲;從那時開始,他無論工作、說話、飲食,內心發出的聲音不絕,這真是「不住祈禱」的最佳闡釋。

當我們經驗祈禱已成為我整個生命、不住祈禱已成為內心的呼喚時,我的存在便成為祈禱了。在與神相遇的空間裡,已經毫無阻隔,我的心與天父的心已聯合起來;而且我的祈禱也包含了我所關注的人和事,因為他 / 它們都成為我心上的人和事了。

默想:祈禱不是獨善其身,不會使我們遠離人群,因為祈禱不是使我們逃離生活,相反我們是以一個「新」的人來生活、以及完成神給我的召命。你同意嗎?

祈禱:主啊,感謝祢賜我心智和感情,教導我以我全人來禱告。阿們。

最新消息
書籍推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