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 信靠 A.B.C

「愛裡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約壹4:18)
每一天,我們可能在各種不同的負面情緒中生活,有些心理學家說恐懼和擔憂是兩大主要情緒,不管我們的背景如何,恐懼和擔憂總是手牽手與我們同行。現在不妨瞌上眼睛,感受一下內心的狀況,說不定首先浮現的就是恐懼和擔憂是嗎?
當主耶穌復活後向門徒顯現時,祂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不要害怕!」是的,主耶穌知道我們什麼事也害怕,什麼事也擔憂,祂沒有從我們生命中移走這些感受,祂卻要我們操練在這些無法逃避的心靈狀況中,經歷祂的同在。
首先,讓我們全心接受神是愛我們的 (A -ccept):「神差他獨生子到世間來,使我們藉著他得生,神愛我們的心就在此顯明了。」(約壹4:9),每當懼怕侵襲,我們可以心裡反覆背誦這經文,敞開心扉讓神的愛充滿我,甚至將恐懼淹沒;要相信神的愛有足夠的能力,因為連死亡祂都已經得勝了。
同時讓我們好好的看清楚那些恐懼,事實上恐懼是有層次的,表面的恐懼可以是很多「如果」或「萬一」:如果交通擠塞,明早的考試或工作面試,我可能會遲到;萬一我的孩子忘記了下車,他便會迷路了…… 諸如此類的怕和憂,其實是可以前事部署和準備的。難於處理的是精神上的恐懼,比如面對失敗、被誤解或怨枉、病患甚至死亡的威脅等,可以帶來極度挫敗及憤怒;最深層次的恐懼該是罪的控訴,唯一的信靠就是在神的愛裡得赦免。
第二是全心相信 (B - elieve):「相信」的希臘文是指依靠、追隨、堅持和委身,基礎就是信任,不是相信主耶穌的存在,這種相信只是頭腦的認知,對我的內心和行為可以毫無影響;而真正的相信,是接受主耶穌為我降世、犧牲受死、埋葬復活、升天、還要榮耀的再來。這種信已脫離了認知的層面,進到一個願意將生命交付與祂、跟隨祂、堅持在任何環境都不改變的程度。這種認信,確定了神與我不可分割的關係,賦與我面對各種恐懼和擔憂的內在能量。
最後是交託 (C-ommit):擔憂可以是一種警報,它告訴我們某件事或某個人對我們的重要性,我們太看重它了,於是本能地要急於處理和解決,甚至做了神才可以做的事,企圖去代神去掌控或介入,結果是怎樣,大家都深知肚明了。
彼得曾教導信徒「不要怕人的威嚇,也不要驚慌;只要心裡尊主基督為聖。」(彼前3:14);又說:「你們要將一切的憂慮卸給神,因為祂顧念你們」(彼前5:7)。因此當我們落在擔憂之中時,無須急於解決,操練將擔憂和恐懼逐一交託與主。最後,我們將會發現,神重視我們交託的心,過於解決那些我們看來好棘手的事情。
默想:處理恐懼和擔憂的起點,就是在我的心靈深處經歷神的慈愛,停留在祂的愛裡,這對我來說是什麼意義。
祈禱:慈愛的天父,賜我勇敢去正視生命中的恐懼和擔憂,認定祢的能力比它們更強大。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