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4月20日 掌控生活


「求你鑒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試煉我,知道我的意念。」(詩139:23)

談到掌控自己的生活,我們都顯得有點無助,儘管我們不大願意承認,然而這確是事實。

目下大部份的都市,生活水平之高、物質娛樂之豐富、選擇之多元化,都成為理所當然的現象。每次探望居住在南加州的親友,發現當地人的消費模式、以及浪費食水、衛生紙等資源的習慣,愈來愈發現人不斷追求擁有,也同時在消耗;人心不斷在囤積,來確保百份百的操控權,務求生活各層面都不必受到他人的支配。

可是要掌控自己的生活並非易事,因為城居社會就像一個由無數個體所組成的網絡,我們幾乎無時無刻都在接觸他人。如果想要在這強制的接觸中保護自己、在複雜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別人接受自己存在的話,其中一個我們慣用的技倆就是載上多張面具:在家一張、在職場上一張、在教會又是一張。複合的面具前面的我是別人想見到的我,而背後才是真的我、是我要維護的隱私,免得受傷。

有天在地鐵遇到這個場面,一位看來是輕度唐氏綜合症的小女孩,很快樂在哼著兒歌;她隨意的走近一名乘客,問她:你快樂嗎?我很快樂,你快樂嗎?

那乘客沒有回答,其他乘客也一臉茫然,唯有更積極地刷手機、看報等;我笑了,她的父母都笑了;一名被社會定型為不幸的女孩,卻能那樣接觸自己最真實的感受、以及表達出來。她無須戴上面具,因為她從來不知這有面具這回事。

又有一次我帶領一組大專同學退修,他們做完練習分享的時候,其中一位這樣描寫自己的狀況:我明年畢業了,我還很幼嫩、很怕事,但父母、老師和社會都告訴我我要長大、要獨立、要堅強,絕不能流露脆弱的一面;我很害怕別人會看穿我的靈魂,害怕他們會嘲笑自己的缺乏自信和缺點,所以要更努力戴好這面具,確保自己能夠被社會接受,生存下去。

無論我們是誰,也許這就是我們要問自己的題目:我要繼續讓社會想看見的我來操控我的生活、還是選擇歸回創造我的主面前,讓祂指引我該如何生活。

默想:安靜下來,看看自己的面具,它們在告訴你什麼。

祈禱:主啊,求祢讓我專心討祢的喜悅,不再被追求滿足他人和自己等意念轄制。阿們。

最新消息
書籍推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