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 心的聆聽

「你們當就近我來,側耳而聽,就必得活。」(賽55:3)
Peter Lord 曾有這段軼事,或者可以啟發我們明白聆聽的重要性。
有一次,他赴婚宴,留意到一個服務員面上奇怪的表情:他站在花園的叢林中,側起耳朵,像在竭力地傾聽什麼似的。Peter 忍不住上前問個究竟,竟換來一個使他非常驚詫的回答:
「Lord 先生,你知道嗎,在這園子中,共有18種蟋蟀的叫鳴聲呢?」
Peter 的驚詫不僅是自己從來未曾試過好好地聽過蟋蟀的聲音,而且園子裡竟有18種不同的叫聲這麼多。後來才發現這服務員是某大學昆蟲系的畢業生,能辨別200種以上的蟋蟀叫聲!
Peter Lord 由此發現了一個很重要的真理:聆聽是可以學習的,不僅如此,一雙敏銳的耳朵是可以由聆聽操練得來的 (Hearing God)。
為什麼我們不再聽得見呢?為什麼我們甚至不敢用神所賜給我們的聽覺、靈感、心情等,來接觸祂和自己呢?我相信其中一個最常見的原因,就是我們根本不熟悉自己生命的園子:情緒、思想、比較深層次的感受、自己的心聲、神的聲音等,都陌生得可以;弔詭的是,我們熱衷於聽別人的聲音、雜聲、甚或噪音,而對於自己園子的聲音,竟懵然不知。
讓我們記得創造我們的主最初就是與人類在園子裡見面談話的。今天神仍在我們的園子中與我們相見,然而我們總是不太在意去營造這個我與神相見的園子。不如讓我們問問自己,是什麼使我不再熟悉這園子,然後將這些帶到園子去,在那裡與神溝通,好好的聽祂說話。
另一方面,我們必須承認園子以外實在有太多聲音要聽了,比如是「好」的講座、「好」的查經班、「好」的神學課程等,我們當然不是貶低進修的重要,而是我們要注意無論怎樣好的資料和演講,都無法取代你去到園子裡親耳聽、親口講那種一手的相交。同樣,「壞」的聲音、如撒但的控告或負面思想,亦無法防礙我們到園子裡與神相遇。
靈修神學教授周學信博士曾說:「神學家應該做什麼來幫助教會呢?首先,神學家要聽。神學家必須訓練自己去聽。傾聽應當優先於所有的神學思想及神學理論。傾聽是神學基礎,人要打開心胸來聽聖經,聽傳統、聽聖靈。」(《無以名之的雲》) 這當然也包含聽自己的心,是嗎?
默想:我每天在聽什麼、不聽什麼,有任何發現?
祈禱:主啊,祢是好牧人,認得我的聲音,求祢幫助我也認得祢的聲音。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