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 永在的父、和平之君

「耶和華是我的力量,是我的詩歌,他也成了我的拯救。」詩118:14
馬丁路德曾這樣:「詩篇118篇是我最心愛的詩!聖經和所有的詩篇,都是安慰我和生命的源頭,為我所愛。這一首是我的詩,我特別鍾愛它。當君王、智者、能人、甚至連聖人都幫不了我時,這首詩是我最忠實的朋友,曾經多次將我從患難中拯救出來。因此,詩篇118篇對我來說,比財富、名譽、君王或個人權勢的總和,還要來得珍貴。」
其實,遠在公元前500年,猶太人每逢重要節期、特別是逾越節,都有頌唱「埃及讚美詩」的傳統 Egyptian Hallel),就是詩篇113-118篇。
當耶穌被賣的那一夜,聖經記載了11個門徒「唱了詩,就出來,往橄欖山去」(太26:30;可14:26),有學者認為他們當時所唱的該就是詩篇118篇,而它的內容也應驗了基督的受苦和復活的預言。
詩人一開始連續四次呼籲群眾「稱謝耶和華,因祂本為善,祂的慈愛永遠長存」(118:1-4),不是因為他生活順逐而讚美,相反由第5節開始,筆鋒一轉,呈現了一幅「急難中求告耶和華」的圖畫,「急難」的原文指「受到極度擠壓」,到達被「環繞」、「圍困」、火燒、跌倒、身陷囹圄的地步(118:10-12)。
然而耶和華突圍而出,拯救詩人、並將他「安置在寬闊之地」(118:5b),什麼是「寬闊之地呢」?明顯不是空間方面,而是心靈方面,因詩人經歷了耶和華適時的安慰和「幫助」,迅間從恐懼和受壓中釋放出來。
我停留在118:14-16好一會,我什麼時候曾真實地經歷過「耶和華是我的力量,是我的詩歌,他也成了我的拯救」?「耶和華的右手施展大能」,又讓我想起那些人生片段?聽是聽得多了,而且也明白這幾節來自出埃及記15章的摩西之歌,慷慨激昂、熱情澎湃!我何等渴慕,在我短暫的人生,也能像摩西和詩人一樣,目睹和親身經歷神救拔的大能!
接近詩篇的結束,詩人再次呼求:「耶和華阿,求你拯救,耶和華阿,求你使我亨通」(118:25),這裡「拯救」的原文是「和散那」(“ Hosanna”),這不也是出現在主耶穌光榮進入耶路撒冷時、群眾對祂的歡呼:彌賽亞(拯救)來到了!是的:「奉耶和華的名來的」就是這一位,為我們帶來救恩和永恆的國度。
默想:今年的復活節,讓我們省察內心,對於主耶穌的受苦和復活升天,我有怎樣的感覺,是習慣了、甚至麻木了…… 停留在詩篇118篇裡,讓它向我的心靈說話。
祈禱:為我受苦、埋葬、復活、升天的耶穌基督,激勵我天天活出十架得勝的生活,榮耀祢的聖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