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 屬靈友誼

「鐵磨鐵,磨出刃來;朋友相感,也是如此。」(箴27:17)
「朋友互相切磋砥礪,就好像以鐵磨鐵,愈磨愈利。」(當代聖經 箴27:17)
多年前,英國《泰晤士報》出了一個題目。公開徵求答案,題目是:從倫敦到羅馬,最短的道路是什麼?
很多人從世界地圖上找答案,結果都落選了。答案是什麼,那就是:一個好朋友。有一個好友相伴,沿途說說笑笑,路不僅不會嫌長,甚至還會覺得說這條路太短了。
友誼,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但卻是世上難求的,原因是它涉及兩個人或以上、是你情我願的事,無法強求得來的。事實上,屬靈傳統也常談及靈裡的朋友,都是神要透過他們的口向我們說話的人。一般來說,靈友都是從朋友身份漸進而成的,他未必是教會領袖、或傳道牧師,可能只是個最平凡的肢體罷。因此,如想尋覓靈友,我們該向神呼求,信任祂從天上為我們預備。
很多時候,我們對靈友有點誤解,以為是認可我的想法、或使我快樂的人才是我的靈友。其實,相反來說,勇敢地提醒我、甚至使我不快的,才是我的靈友;換言之,凡事妥協、投其所好的性情,未必能造就屬靈的友誼,因為出於愛心和真理的勸戒,才能稗益說話的人和聆聽的人的整體成長,這也是神所喜悅的。
箴言這裡說:「朋友相感」,之下該有些這小字【原文作磨朋友的臉】,意思是「人與朋友之面在一起」。按全節原文直譯的話,便是「鐵與鐵在一起如何,人與他朋友之面在—起也是如何」。鐵與鐵相磨,變得光亮鋒利,不易生銹;照樣,人與朋友面與面相磨,彼此切磋、琢磨,將醜陋粗糙的雜質磨掉,讓內在的美好顯露出來,映照出創造主的良善和美麗。
讓我用這小故事來結束吧:有兩個朋友在沙漠旅行,途中他們吵架了,一個還打了另一個一巴掌,被打的覺得受辱,一言不發,在沙地上寫下: 「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巴掌。」 他們便繼續往前走。到了海邊,被打一巴掌的那位差點淹死,幸好被他的朋友救了起來。他獲救後立刻拿一把小劍在石頭上刻上: 「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 朋友問: 「為什麼我打了你以後,你要寫在沙上, 而現在要刻在石頭上呢? 」回答說: 「當被一個朋友傷害時 , 要寫在易忘的地方 , 風會負責將它抹去; 相反,當被幫助時 , 我們要把它刻在心裡的深處 , 那裡任何風 都不能抹滅它。」
默想:我有靈友嗎?我渴望有靈友同行嗎?我自己又可以怎樣操練成為別人的靈友?
祈禱:主耶穌,感謝祢稱呼我們為朋友,求祢激勵我,讓我也成為別人的靈友。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