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 口唱心和

「你們當向上帝唱詩,歌頌祂的名!為那坐車行過曠野的修平大路。他的名是耶和華,要在他面前歡樂!」(詩68:4)
英國一位牧師曾這樣說:「讓我們不息地歌唱讚美,甚至不喜歡唱的時候也唱,這樣,猶如在笨重的腿上裝了活潑的翅翼,使疲乏的生命得添力量。」(J.H Jowett, 1863-1923,被譽為英語世界最偉大的講道家)。
唱歌,詠歎,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可說是每個人最原始和自然的內心表達。
中學時讀過《詩經》,談到唱歌跳舞都是表達人類感情的媒介:「詩者,志之所至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歎之;嗟歎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詩經‧序‧毛詩序《關雎》》)
那是說我們的感情,鼓蕩在心中,會不知不覺、情不自禁地表達出來。真摯的感情藉著宮商之聲流露出來,聲聲相應而成韻律或文釆,足可動天地、感鬼神、厚人倫、美教化。
這麼自然的事,卻不是所有人都會的。
有次敬拜聚會之後,一位傳道人告訴我,她不喜歡唱詩,聽別人唱詩便可以了。我出奇得很,問她假如自己不出聲唱詩,何以向上帝表達對祂的敬畏和感恩,她重複說:聽別人唱詩便可以了。
還有不同的場合,可能是主日崇拜、培靈聚會等,不管敬拜帶領者何等投入,會眾呆在那裡、雙手交疊胸前、嘴巴緊閉的,大有人在。
是他們沒有感受?不明白聖經的教導?或是驕傲自大?
然而,使徒保羅清楚地勸勉我們,當用歌唱讚美來增進我們的靈命:「約在半夜,保羅和西拉,禱告唱詩讚美神,眾囚犯也側耳而聽」(徒16:25)。真的,只要我們一開口讚美,最棘手的難關都闖得過去,因為讚美出來的能力,足夠在我們笨重的腿上裝上活潑的翅翼,使疲乏的生命添上出人意表的力量。
默想:我什麼時候最能唱詩讚美,是平順的環境、還是坎坷的歲月。
祈禱:主啊,求祢幫助我培養內心對祢的讚頌,以致我的讚美就是我心的所在。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