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3月12日 人子


「這人子是誰呢?」(約12:34)

當耶穌說人子必須被舉起時,群眾問:「這人子是誰呢?」;想一想,這也是你問過的嗎?

要回答這問題,必須來看耶穌,進入福音書中每處提及「人子」的描述,好好默想,對我來說,這人子究竟是誰?

使徒約翰第一次提到「人子」時,是以先知預言的方式表達:「【耶穌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你們將要看見天開了,神的使者上去下來在人子身上」(約1:51) ;而最後一次是莊嚴地宣告這預言的應驗:「【耶穌說】如今人子得了榮耀,神在人子身上也得了榮耀」(13:31) 。

在這兩次的描述之間,人子好像經過了一個歷程:祂從天降下,又回到天上。

事實上,耶穌曾親自向尼哥底母敘述過這事 (3:13) 。尼哥底母是法利賽人,也是猶太人的官,他連夜來見耶穌,問祂一個當時猶太經師最為關注的問題:「人已經老了,如何能重生呢?豈能而進母腹生出來嗎?」(3:5) ;無獨有偶,這也是另外一位跑來、跪在耶夠面前的少年的官所發出的問題:「良善的夫子,我當作什麼事才可以承受永生?」 (可10:17) 。還有一位文士也問:「誡命中那是第一要緊的呢?」(可12:28) 。細看這些問題,都是集中在「你們要什麼?」(約1:38) 這課題上。

而耶穌的回答,首先是與祂同住,然後是「重生」。「重生」,較準確的譯法該是「由上而生」,耶穌的意思是「從水和聖靈生的」,才能進神的國。可惜尼哥底母誤會了,以為是第二次生下來的意思,因此他始終看不見這位自天而降、又被舉升天的基督。

「人子」,比「神子」出現的次數更多 (單是《約翰福音》便有13次);「神子」,當然是表明耶穌是上帝兒子的稱號和身份,而「人子」,不僅告訴我們耶穌是誰,更告訴我們祂與我們的關係,即是說祂對我們來說是誰:祂來自父,通過十袈上的犧牲得著榮耀而回到父那裡,賜給凡信靠祂的人生命之糧,和永生之泉。

默想:想像耶穌此刻站在你跟前,問你「這人子是誰呢?」你會怎樣回答?對你來說,祂是誰?祂與你的關係是怎樣的?

祈禱:主啊,感謝你讓我從水和聖靈而生,得著永生的盼望。阿們。

最新消息
書籍推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