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3月10日 祈禱


「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太13:9)

你喜歡聽故事嗎?

Anthony de Mello 寫過很多小故事,相當發人深省,其中一個是這樣的:

「有一個主教在荒島上停留,遇見三個漁夫,說他們被宣教士歸化成為基督徒。主教便問:『那麼你們會念《主禱文》嗎?』」他們說從來沒有聽過。主教覺得很驚訝,問:『那你們禱告時都說些什麼呢?』

我們抬起眼睛看天空祈禱說:『我們三個,你們三個,可憐可憐我們。』

主教對這原始還有點異教的禱告,感到震驚無比。於是花了一整天工夫教導他們《主禱文》。這三個漁夫學得很認真,在主教離開前,他們已可以一字不漏的背完整篇《主禱文》。主教感到很滿意。

幾個月後,主教的船隻再度經過這些島嶼,正在甲板上禱告時,想起遙遠島上的三個漁夫,因為他耐心的教導學會如何禱告,心中大得安慰。當他陷入沉思時,無意間抬起頭,忽見水面上有些光點不斷靠近。原來是那三個漁夫。

『主教!』他們大喊,『聽說你的船打這經過,我們就趕過來看你。主教,我們很抱歉,忘了你教我們的禱告,我們只會說: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願你的國降臨,後面便忘記了。請再教我們一次。』

主教感到很羞愧,說:『回去吧!每次你們禱告就說:我們三個,你們三個,可憐可憐我們』」(The Song of the Bird)

這故事在說什麼?對,就是真正的禱告不在言語,而在真誠的心;那為什麼不乾脆說明,反要轉彎抹角呢?

這不也是二千多年前有人問過的問題:「門徒進前來,問耶穌說:對眾人講話,為什麼用比喻 (故事呢?」(太13:10) 他們大概想說,夫子你是拉比,大可以翻開《舊約》,向群眾解經,不是更直接嘛。

可是,耶穌沒有,祂只是說故事,而且就地取材,用當代人的生活經驗,以故事說出世人未想過的事,內裡卻藏著天國的奧秘。

好的故事,不會停留於此,它的言外之音,給予你偌大的空間去自省、推敲、相像,激發你更認識自己當下的生命境況。

默想:這小故事和我的禱生活有什麼關連,它令我想起什麼,告訴耶穌你的發現。

祈禱:主啊,教導我禱告。阿們。

最新消息
書籍推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