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 我在雨中瞻望彩虹

「我為基督的緣故,就以軟弱、凌辱、急難、逼迫、困苦、為可喜樂的。 因我甚麼時候軟弱,甚麼時候就剛強了。」(林後12:10)
「我為基督的緣故,就是沒有力量、被人侮辱、受折磨、被追趕、關入絕境,還是喜樂的,因我甚麼時候沒有力量,甚麼時候就像炸藥一般猛烈。」(直譯)
每次唱「偉大的愛」(O Love that Will Not Let Me Go) 這首詩時,總是淚流滿面,感動不已。
「偉大的愛」是一位名叫George Matheson的盲人牧師 (1842-1906)的作品。他出生於蘇格蘭的格拉斯哥,自幼患眼疾,當他進入大學後,視力迅速衰退,到十八歲時雙目完全失明,但他憑著聰明的天資與堅毅的意志,以及三位姊妹的幫助,替他補習希伯來文、希臘文和拉丁文,以優異的成績,完成神學課程。
這首詩大概寫於1882年,當時 Matheson四十歲。按他的自述,那是他妹妹結婚的日子,家人都去了格拉斯哥參加典禮,他孤單一人,心裡忽然感到無比的孤獨、痛苦與掙扎。他說這首詩是痛苦的果實,也是他有史以來寫得最快的一首詩,五分鐘內便寫成了,而且不用修改一字;他聽到心靈深處有個聲音 (“inward voice”),他便把所聽到的,一字不漏的迅速記下。
那是什麼痛苦?有人推測是 Matheson在失明前曾有婚約,未婚妻在他失明後向他提出解除婚約;而妹妹的婚禮,或許把那一直藏在他心底悲痛欲絕的感情揭露出來吧。
Matheson 失去視力,失去未婚妻,然而出自他心靈深處的,竟是神那偉大的愛!
最感動我的是第三段第三行的 "I trace the rainbow through the rain" (中文譯作「我在雨中瞻望彩虹」),原來這句原稿是 "I climb the rainbow through the rain",Matheson 要表達的就是當極度的痛苦把他圍困時,他彷彿看見雅各在伯特利曠野所夢見的天梯 (創28:1-22),從天上降下來,讓他爬上去,進入神的榮耀裡。
「痛苦時安慰我之樂,我心怎能將祢拒絕!
我在雨中瞻望彩虹,知道應許不會落空,
天明淚痕無蹤。」
弟兄姊妹們,我們也許落在軟弱、痛苦、失去之中, 來,讓 Matheson 所看見雅各的天梯,同樣激勵我們,爬上去,進入神的榮耀裡。
默想:安靜,默想神對你的愛,看見過往的人生片段沒有?告訴神你的發現。
祈禱:主啊,赦免我輕忽祢的愛,幫助我勇於在困境中經歷祢的愛。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