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 學會告別

「耶穌對她說:『我就是復活,我就是生命,信我的人即使死了,也將要活』。」(中文標準譯本約11:25)
告別。
年幼的住處,附近有個墓園。當時固然不理解死亡是什麼,然而每次經過時,總覺得那裡埋藏著人生的智慧;安靜肅穆在說話,訴說著世人都要明白的道理,等待匆忙的人去聆聽。
我們只管忙吧,到最後,我們將發現,死亡原來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事,而我們整個人生,都是在為這個決定性的日子在做調整和準備。
聞說有些修道院的修士有這習慣,就是每天碰面時會這樣互相問候:「Momento mori」,意思是「記得,總有一天得面對死亡」。細想這實在是充滿智慧的習慣,假如它也變成我們的習慣,我們定會發現一切都改變了,就是連一個最小的動作、或是任何說話,對我們的意義可能不再一樣,一切都變得從容自由了。
慢慢地,我們會發現原來我們的內心一直有個想逃避死亡的機制,環繞著心理和生理方面,總之要保存生命原來的樣子,並且不斷去抗拒死亡這現實,難怪我們感到恐懼、絕望、反擊等複雜情緒。
當耶穌宣告:「我就是復活,我就是生命」的時候,祂一早已向我們預告了生命的奧秘。祂彷彿說:來,看你生命的旅程,它將止於一種形式的深淵,在那深淵上有一座橋,跨越山谷和河流;來,從橋上向下望吧,你會看見人生飛逝的歲月和痕跡;生命飛逝而過,卻始終是個美麗的神蹟;來,看向對岸,有些家人和好朋友,已在那裡等著與你重聚。
今天,我有個好朋友剛離開世界,或許他現在正走在橋上,看著橋下匆匆而過的一生,並且看向對岸,真的有人在等待他與他重聚。
願你安息!
默想:我對於「記得,總有一天得面對死亡」有什麼反應。一向以來,我是怎樣表達對逝去者的哀傷的。
祈禱:主啊,我的朋友今天死了,我的心好難過,求祢安慰。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