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 高舉雙手

「耶和華的僕人夜間站在耶和華的殿中,你們當稱頌耶和華!你們當向聖所舉手,稱頌耶和華!願造天地的耶和華,從錫安賜福給你們!」(詩134)
我很喜歡十九世紀凱爾特(Celtics) 聖徒對詩篇134篇這樣的解讀:
「晚禱時雙手高舉,這就是雙手的語言,也是雙眼的語言,兩者同時向主高舉;我們雙膝和雙腿的語言,便是向主完全的降服;至於我們身體的語言,便是在主面前的降服。」
我來自一間比較傳統的教會,舉手並不是我們的姿態,倒是跪下,卻是我們經常做的事。
當時教會祈禱會是這樣的,詩歌部份完畢後,我們便會熟練地將椅子轉過來,把布墊放在地上,然後跪在上面,手肘微曲,擱在椅上,頭向下,剛好被椅背擋著,閉上眼睛,保持謙卑和專注。這樣一跪,足有一小時左右吧。
我相信凱爾特信徒也是跪在地上禱告,象徵降服主面前,然而更吸引我的,是他們舉起雙手和雙眼的姿勢,由頭部、至雙手、雙腳,都呈現向上景仰和降服的意向;是全人的、是從內心那種渴望出發的、是放下身旁所有讓我們分心、沮喪等狀況、而轉眼仰望日光之上恩典的堅定。
神所創造我們這身軀,原來可以這麼簡單直接地表達我們的內心,重要的是我們心靈的狀況,若然沒有經歷過上主的偉大和恩慈,光有外在的動作,恐怕只像鳴的鑼、響的鈸而已。
一般來說,華人較為含蓄,不擅表達,但是向上主獻上整個的我 – 身、心、靈,相信是創造的美意。或者我們可以先從內室開始,在靈修時段時配以高舉雙手和雙眼、以及跪下的操練,說不定你會有意料不到的發現呢。
默想:「我們身體的語言,便是在主面前的降服」,我平日的身體語言是怎樣的,這能幫助我更親近主嗎?
祈禱:主啊,詩人說耶和華的僕人夜間站在殿中,稱頌祢的名,求主吸引我這樣站立在祢面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