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和江湖
書桌上堆著 Donald Capps、遠騰周作,幾本新書,還有準備閱讀的的神學作品。我知道我需要更多時間與空間來消化這些作品,並的開始動手寫文,但此刻我只想起你對教會的很多感喟。
有人以江湖來形容教會,莫非這就是江湖恩怨?少年時代就開始讀金庸,對江湖也算有點了解的。江湖中人追求名權勢,二千年的教會歷史也有很多這樣的故事。金庸說故的本領固然好,但最吸引我的卻是他對忠奸的看法。這種看法在笑傲江湖中表達得最清楚。金庸筆下的主人翁是忠奸混合體;忠的未必就是全忠、奸的未必就是全奸、忠可能是奸、奸也可以是忠。
教會今天的危機是人人都自以為自己是忠的,忽略了人可以是奸的,並且這奸的潛質可以一下子就可以使人墮入萬劫不復之地。但人可以漸漸接近忠的範圍也是可能的。所以我學習多給人別人機會。當我們以自我的忠去排斥不忠的肢體時,我們可能只是自以為義。這種忠奸二分的思想使我們固執於一些做事的方法、墨守成規。當然你會說真理是勢不兩立的,但真理若沒有愛和憐憫,真理也可以變得冷酷與殘忍的。你也會說事工就是這樣推動的,但只有事工的關係而沒生命的聯繫也是不堪切想的。
和不少武俠小說一樣,金庸强調情與義。這當教會多談情與義時,我們的焦點可能就不再看你究竟是忠或奸的,而是看你是否有情與義。這樣,我以我的忠去救或改你的奸時,我不單認定我不是全忠的,我也不可能是全對的。只有從真愛與憐憫出發的忠心才能漸漸更新我們的江湖,並真正明白牧養的核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