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懷的徘徊
下週要講文學與靈性的專題,一方面開心,一方面擔心。我讀的文學書籍多但雜亂,但對一些作者則持一種擁護到底的態度。早年多讀白先勇與陳映真。還有.......後來讀張承志,我愛他那份對土地及人民的心及動人心弦的筆觸。最近友人介紹詹宏志,看後竟有點失望,和我最近看燕青的《更暖的地方》差遠了。燕青的情懷細膩含蓄,和張承志的熱血不同。
有一些情感好像隱藏在心靈的某個角落,你越是壓抑它,它越揮之不去。昨天與 C 交談時我充份感受到你那份不知如何抒發的感情。你讓我想起得多尋覓感情的歸屬的人;他/她們徘徊於不顧一切的付出與再次細想的等待。一個人孤單的走了一段又一段的歧路,心中的感受是可想而知的孤苦寂寥。上主的情竟顯得遙遠了。
對我來說,獨處、寫心靈札記、聽音樂、讀書等都是幫助我從情懷的徘徊中慢慢走出來的工具。有情是好的,我們都需要情,但情的追逐與失落卻是痛苦的;而最苦的莫過於欲愛而不能。這樣說著時,我想到很多一生都非常缺乏愛的人;我並不怪責他/她們在情感世界中似乎方寸大亂並且不知所措。我也想告訴他/她們徘徊是絕對正常的;縱然那是如何的痛不欲生。
對於因為情感的缺損而帶來不可改變的遺憾,但又期望情感來滿足生命的空虛的人,我想文學家在這方面的描寫與同情給予我很大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