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 聽別人的故事
路加福音 7 : 13
耶穌看見那失去兒子的寡婦時,彷忽也聽到她一生的坎坷!於是他就憐憫寡婦,復活了她的兒子。看見和聆聽是有先後次序的。通常我們是先看見,才去聽。但看的時候看得親切,聽的時候專心,並有共感,才會導致實際關懷對方的心。
或者,我們以為憐憫和共感是感性的,又或是先天的,這也有一點道理。不過,我卻認為聆聽別人的故事是屬靈操練。我們若操練等候著、靜靜的觀看著、聆聽著,會慢慢明白這是助人又助己的學習。起點是先聆聽到自己,由接觸自己的思緒、雜念及情緒開始,我們會一步一步的留意自己的思想和感受。然後,驚奇的發覺這些思想和感受都是和人生的經歷是相連的。
有一位姊妹,她失去了最愛她的母親,母親的離去使她難捨難離,並且勾起家庭以往的不和諧。這些都使她痛苦莫明。她身邊的人非常擔心,但不知道怎樣幫助她。我多年前參加過一個婚姻成長的營會。當中除了學習用我的言語 (I language)及感受的言語外,更要學表達和聆聽。
在似乎是不能即時解決或無可彌補的損失中,幫助別人不去埋怨,不如聆聽她的苦與痛。提醒她可選擇回憶曾相聚的美,你的同在及這一點一滴的昨天將是你生活下去的助力,不單使她在今天和明天對家仍然有合理的憧憬,也使你的焦點緊緊繫於祝福而非挫折。
操練:與一位弟兄/姊妹一起學習安靜、默想、敬拜、同心仰望基督為我們的盼望。嘗試這樣作三個月,然後將這同行的經驗與兩位弟兄姊妹分享。
禱告:主耶穌,在很多失去、痛苦、憂患中,祢都與我同行。因為祢的愛實在是神聖的愛、憐憫的情、無盡的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