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 耶穌的家庭故事
路加福音 2 : 52
聖經沒有告訴我們太多關於耶穌的家庭故事。但清楚的說明耶穌成長了,眾人都喜愛祂。祂進入不同的人的家,祂視群眾為家人,視門徒和靈友為家人。最後,祂為所愛的家人犧牲了生命,並創造了很多很多以祂為念的家。祂在世時,只有最親蜜的母親,沒有最親蜜的家人,但祂不單沒有埋怨或咒詛家庭、反而進入家庭去醫治、款待並常與他們住在一起。有一次,在街上我看到那對瞎眼的夫婦拖帶及呵護著他們那個似乎是看得見的孩子;他們的臉容告訴我愛的關係可以是這樣深刻和難以言傳的親密。馬利亞在耶穌死時擁抱著祂,那又是一種怎樣的親密呢?
家庭帶給我們覆雜的感覺!它帶給我們歡樂,也帶給我們痛苦。我們為歡樂感謝時,要正視家庭帶給我的痛苦並學習去接納它。但我必需知道悲歡離合的家庭不單是人生的真相,也是我必需親自去體驗的過程。
約瑟的故事絕對是家庭悲劇,但故事的結局又像神話。家庭的復和是好的,但看故事的人要明白約瑟在悲劇中所經歷的各種辛酸與掙扎,並知道他能經歷這一切是因為故事的另一重要角色是神。最後,我們必需知道:約瑟的故事未必就在我的家中重演。
有些人被家庭拋棄,有些人拋棄家庭。 然而,任何形式的出走家庭,其實都是因為不被愛的痛楚。我們不單要追求家庭帶來的歸屬與安全,也希冀能掌握家庭;但在重新擁抱家庭時,我們是要重尋以往失去的愛與安全感,抑或我們能真心的愛家庭呢?
操練:回想自己的家庭,第一件事你想起的是什麼?有什麼感受?為什麼?
禱告:將你的發現告訴神,聽聽祂對你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