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5月20日 歸田園居 - 大自然的默觀

馬太福音6 : 26-27

大自然的默觀,我們可稱之為景觀。耶穌在這段經文中邀請我們去觀看,去看飛鳥,他這種觀看不是外在的,而是有深度的,因為這觀看給人對生命更深的了解。

少年有一段日子,曾經愛讀古詩。如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那種風景中的意境。

今日,選擇離開都市的石屎森林,去到郊外、去接觸大自然,體會景觀為生命帶來的種種觸動。輕身上路,放下手提電話,要安靜的去體會古人與大自然共處的心情,這是出發前的準備。

景觀,就由看風景開始罷,因為這是我們進入大自然時最容易及最直接捕捉的。

景觀:觀看接觸整個環境、感受一下整個你身處的環境。將你焦點集中於最吸引你的事物 (花、草、樹、石頭… ) ;人物。 仔細並專注的默觀,讓你默觀的事物或人物呈現它或他要對你發出的信息、仔細的聆聽、感受…再默默的觀察、再聽、這事物和你的生命及靈命有甚麼關係?在默觀的過程中你有甚麼感受。

有很多次,我去到離島、或在赤柱、石澳等處,靜靜的聽海。那浪聲,那海潮、那波浪,那韻律,好像在說明生命的生生不息。無論是海或山,畢竟它們的年歲都比我們長,我們現有看的山與水,已在那裡千萬年了。

最後,景觀的禱告並不是離群獨居、孤芳自賞的。我們要學習將景觀的精神和操練帶進日常生活中。在那裡繼續看到神奇妙的作為。

操練:拾幾塊石頭,仔細看看它們的分別。想想神創造的石塊和你的人生、靈命有什麼關係。

禱告結束。

最新消息
書籍推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