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5月16日 默觀這城市

路加福音 19 : 41

耶穌看見這城,就哭泣了!耶穌這看見一定不是隨便的一看,而是帶著感情的眼光。耶穌看城市和看人都帶著感情,這是一種關懷的注目。他看見少年的官,就憐憫他。耶穌那種端詳默觀的眼神,是他和父神親密交往的結果,相信門徒和跟隨祂的人都留意到。

默觀和生活- 是緊緊相連的。耶穌在山上與父神交談,在山下與眾人對話。但他仰望父神的眼光是在山上和山下的,以致他活出他來的就是深度的關懷與憐憫。

我們又看什麼?城市中的人短視,家庭的父母望子成龍,但家庭問題嚴重。龍的傳人的功利文化,加上大都市的壓力,做成了更多社會困局;如青少年問題、老人問題、新移民問題。近年的經濟和政治生態令很多人都沮喪不已,全都成了負資產。但我們沒有深究成因,更沒有好好的看待、默觀我們當中的受傷者。

我們究竟怎樣進入世界中作光、作鹽呢?我們迫切需要的是那份悲憫與共感 (Compassion and Empathy) 。 生命進深的表達原來是由眼光的轉變開始的。然而,對人間油然而生的憂戚相關並非強制或一時的衝動,而是發自心靈的光的具體看見。返樸歸真,我們必需首先尋求神的面、在祂裏面安息、藉效法基督、性情被更新,人格更成熟。在服侍之前、讓我們謙卑的退到曠野,被神來牧養、被聖靈來提示、再思從上而來的召命。

操練:反省一己生命的真正需要與動機。操練放下,離開書桌的電腦,到外面走走。

禱告:主啊!祢知道我今日用什麼眼光來看世界,祢也知道我缺乏憐憫,求祢來幫助我。

最新消息
書籍推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