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 禱告是傾斜的用語
馬太福音11 : 25-26
靈修學者和舊約專家畢德生 (Eugene Peterson) 形容耶穌的說話形式是傾斜的 (tell it slant),因為他說話的狀態似乎是針對性的、偏向或對著某一群人說的話。正如聖經中的話:祂的話對聰明通達的人就藏起來,向嬰孩就顯明出來。
感謝神的美意,祂將隱閉的事向嬰孩顯明,這是突出而又傾斜的表達,因為嬰孩實在很難明白隱閉的事,就算顯明了,他們也未必明白。有些聖經學者認為耶穌所指的是平凡人;這些平凡人的特質必然就是他們的童心。如果嬰兒是最軟弱和無助的,窮人也是受壓迫的,他們不堪一擊,他們被輕視。但從另一角度看,他們需要保護和關懷。神用什麼來保護這一群人呢?我相信神是用祂的話和祂的同在。
畢德生又認為禱告的語言和生活中我們如何說話和表達是有關的。他認為禱告是最原始的言語,也是最真實的。就像嬰兒的呼喊和牙牙學語,幾乎都是與生俱來的真誠,是表達著他們無助中求神施援手。但當人類長大,學會了太多保護自己和充滿資料或分析的語言,其實那些說話是沒有多少內容的。
未信耶穌前,我曾為一個垂死的朋友禱告。回想起來,那次的祈禱就是像嬰兒般的對著一位未認識的神說話。我雖然不懂怎樣禱告,有點焦慮,但我充滿著期待。我不停的對神說:「神啊、神啊」!
耶穌的說話其實是原本和真實的,不過我們習慣了似乎是表面美麗的言辭,忽略了言語最重要的是親身(personal language) 的言語,嬰孩的說話與禱告是怎樣的?必定是不用雕琢、毫不華麗,但又說到我們心裡的話。
操練:想想自己對神的說話是否真誠直接,是否真的能傾心吐意。參考詩篇一至五十篇,看看有什麼發現。
禱告:主耶穌,願諒我對祢不盡不實的,或只求滿足自己的言語,幫助我停下來、安靜,好好的與祢交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