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3月7日 正確的禱告態度

馬太福音6 : 6-8

我信神的同在,我對神的同在的回應就是透過敬拜、讚美、感恩及禱告來表達我向祂的信任。我也會安靜的等候、與祂交談,多想起祂,我更會多與人分享祂的作為。我們這樣的表達是自然而誠懇的。在獨處中親近神,或讚美、或說話、或安靜,都可以說是一種禱告的狀態,這不僅是非常個人的,也避免了吸引別人注意的試探,這樣一切的造作既出於坦誠自然,我們實在不需要與人作任何比較。

我們留意到法利賽人的禱告的態度和表達卻不是這樣。他們刻意的走到人群中,他們就像演員一樣,在扮演一場戲。站在大街上,他們說的話都是要讓人聽見並滿足自己。主的教導是我們要進到內屋,在那裡誠實的開放自己。

在獨處中禱告,我們會想到一己的罪疚,更會責備自己。我們需要清楚明白內室的功課是自我檢視,而非自我懲罰。自我檢視的目標是開放生命,是願意清楚明白自己的本來面目,然後靠著神的恩典去面對及改正。相反,我們有可能藉著站在十字路口,說重覆話來裝飾自己。這些作假的「屬靈」表達出我們的驕傲,內心其實充滿著不安全和恐懼。

經文中提到「父早已知道」,因為祂常常都在觀看和垂聽。祂實在洞悉和憐憫我們。禱告當然可以表達自己的需求,但我們的父神非常期望我們和祂溝通或對話,甚至聊天。在這互動的過程中,聆聽神的聲音、默想神的話語,和與神對話讓我們更明白祂的心意,也防止了我們自說自話和自我掩飾。

操練:我對神的同在的回應就是相信,敬拜,禱告,開放生命、認信和持續的想起祂的恩典。我操練在獨處中,由自我中心的思想和作為中轉向祢。

禱告:主啊,我相信祢的同在,我感謝祢的接納,以致我可以赤露敞開自己的生命,並仍然有那份適然和自由。

最新消息
書籍推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