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 靈修就是與神-我們的愛人-對話
次日早晨,天未亮的時候,耶穌起來,到曠野的地方禱告 馬可福音1:35
靈修不是做甚麼。靈修就是禱告,在其中聆聽、訴說、再聆聽、然後又再回應。有些人將做某些事情看作靈修。但靈修不是一件工作,而是神人關係的溝通與建立。並且,這種關係的建立是非常有規律和積極的。
耶穌選擇天未亮的時候去禱告,相信是因為要個別的獨處和安靜;他要爭取更多空間。但另一方面,相信耶穌必定已經建立了固定的生活習慣。任他這樣恆久的操練,是因為他是與愛他的父神相交。從三一神學的角度看,聖父聖子與聖靈互為內在的甜蜜相交,為我們作了一個神人交通的榜樣。對於我們來說,這靈修的過程包括安靜、聆聽、敬拜讚美等,但我們千萬不要忽略在過程中對自己的思想和感受的發現。其中一個幫助我們能有效的整理個人的靈程的,就是學習寫靈修扎記。這樣,隨時隨地的記錄也是有幫助的。
耶穌雖然在曠野安靜,但他仍然非常勤勞的在人群中工作。因此,屬靈生活也不是離世的而是實在和當下的。我們的禱告、安靜、敬拜讚美,必需流露或表達在生活當中。而一天的開始,在天未亮的時候,也是最寧靜和最佳的禱告時刻。在萬籟俱寂中,你或者會真正體驗發自內心的禱告。
禱告:主耶穌,你是白和晝的創造者,也是隨時隨在者,請你此刻就來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