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死蔭的幽谷

死蔭的幽谷,聞其名足以教人害怕,更遑論要游走其中。 聖經描寫過很多這樣的人,其中有些特別深刻。 馬太福音9:20-22描寫了一位患了血漏的婦人,不只患了血漏,而且患了十二年那麼久。 對猶太人來說,沒有什麼比血漏、或痳瘋更可怕,因為它們等同不潔。利未記15:25-26這樣記載:「女人若在經期以外患多日的血漏,或是經期過長,有了漏症,她就因這漏症不潔淨,與她在經期不潔淨一樣。她在患漏症的日子所躺過的床、所坐的物都要看為不潔淨,與她月經的時候一樣。」 這十二年,這婦人是怎樣生活的?如果她是在婚後、或生育孩子之後才得這病,她便要離開丈夫和兒女,與人隔絕;她也被嚴禁進入會堂,從此喪失敬拜耶和華的權利。換言之,她的家庭生活、人際關係、以至靈性層面,全是被棄絕的,她的唯一出路,就是隱居於某村落,獨自終老而死。 這樣的人,坐在死蔭的幽谷十二年。聖經並沒有記戴她的名字,或者,她有沒有名字,都沒有關係。 然而,無名的她,決定要為這維持了十二年的困局,劃上句號;這決定,想必是經過了無數輾轉的夜、熬過了多少輪心靈的交戰。 這時,悄悄地,她已經站近耶穌的背後;緩緩地,伸出手來,摸耶穌的衣裳 (太9:20),心裡的信念是:「我只摸祂的衣裳,就必痊癒。」。而就在那一瞬間,她的血漏真的停止了。 她究竟知道這一摸會帶來什麼後果嗎?剛才提及的利未記接著這樣說:「凡摸過這些物件的,就為不潔淨,必不潔淨到晚上,並要洗衣服,用水洗澡。」她這舉動,足以讓耶穌成為不潔,而且耶穌的醫病、趕鬼等事工,亦要暫停,直至晚上。 其實,耶穌何嘗不精楚這事的嚴重性?祂卻選擇讓這絕望的婦人,觸摸自己的衣裳;當祂轉身、面向這可能滿臉驚恐、面露羞恥的婦人時,祂的第一句說話是:「女兒,放心!你的信救了你。」 耶穌看見的,並不是一個不潔的人,而是寶貴的女兒。十二年了,喪失尊嚴十二年的人,恐怕連父母也沒有把她當作兒女看待,如今,卻從一個陌生人的口,聽到了「女兒」的稱呼,失去多時的自尊、價值和身份,彷彿重拾回來,那該是一份種怎樣的激動? 更重要的,是耶穌不僅恢復她的人倫關係,而且賜她救恩,復和她與耶和華的關係,對於這多年被拒諸會堂的人來說,這種重新被接納的感覺,或者不是簡單的言語所能表達得清楚吧。 每次讀這婦人的遭遇,都被耶穌對世人的憐憫所感動。其實婦人這件事是發生在耶穌正在趕往管會堂的官長家中、要醫治他那病重的女兒的時候。按常理來說,管會堂的女兒的情況更危殆,況且管會堂的人,不論他的社會地位、或對耶穌建立自己的聲望來說,都具有更大的戰略價值。然而耶穌卻選擇先治好這無名的婦人,祂對我們的憐憫,從來不會因我們的身份和地位等而有所改變;祂就是愛,不管我們是誰。 或者你現在也在長時間的煎熬之中,願主耶穌轉過身來對你的呼喚,同樣觸動你的內心,讓你得平安。

Tags:

最新消息
書籍推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