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靈明愛(二)
1) 修靈之道「在明明愛」 談靈性學不只是為了學問,同時更是為了生命,而生命中最重要的是愛。所以,靈性之道,在明明愛。牟宗三先生曾批判過西方哲學的過份理性,他說: 在西方哲學裡,視講生命的哲學不是正宗的,亦不是真正的學問。這是因為他們把生命與理性對立,不能在這裡開闢出真實的學問,但是中國學問卻正是在這裡著眼,開出「大家須知中國所講的學問,即明明德的學問,是生命的學問。生命終究是真實的(心靈、生命、物質這三概念都是真實的,是最基本的存在,必須肯定),是基本的存在。 今日的西方哲學對牟宗三先生的批判也許已有很大的改進。但是,對華人基督新教在靈性的探討來說,這仍是鏗鏘有聲。只是中國人多講德性而少講愛心,基督新教卻少談德性多講愛心。是故今日華人教會所追求的靈性,神學教育所講授的學問,不但要講求「愛」,也當講求「德」,故此我們也不能缺「德」。 本句第一個「明」字是動詞,而下一個「明」字是連於「愛」這個字成為組合名詞。故此,「明明愛」的意思是說一個人追求靈性的成長,不只是目標而是一項進程而已。所以,「明愛」就是指到透過人在靈性上的追求和學習,好使日後彰顯基督光明磊落和無私的大愛。 2)修靈之道「在親(新)民」
按中國古文「親」字與「新」字通用,有使人更新之意。本處兩者皆用。故「親」字可作「聖徒相通」的團契生活,親愛弟兄,和睦同居,何等的美,何等的善(詩133:1)。「新」字也可作「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上帝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12:2),同時也可作叫人知罪悔改,「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林後5:17)。故此,「在親(新)民」的意義不只是個人的靈性培養,同時是有更大的使命,就是叫人更新自我,成為一個聖徒相通的團契生活,和向人傳福音的任務。所以,我們追求靈性的成長,方法可以百花齊放,但百變應不離其宗,就是使未信者成為在基督裡的新人,使已信者成為天天心意更新而變化的基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