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靈程學問的第四度門 - 創造之門

創造是甚麼?創造就是上帝給人的一扇窗;透過這一扇窗,神將光線透射入人的靈魂裏面。

梅頓 (Thomas Merton)

當我們思想創造時,我們慣常的從保衛信仰的立場或大自然的神學這兩個進路去反省。前者使我們傾向成為一個護道者,並且對進化論口誅筆伐;後者使我們傾向成為一個自然神論或所謂萬有神在論 (panentheism) 者,過份崇尚神如何滲透大自然而忽略了十架神學 (Theology of the Cross) 。 誠然,進化論與聖經啟示的創造是砥觸的;神也的的確確是萬物的創造主;但若只從以上的進路去了解創造,就會忽視了創造與人的真正關係。其實,創造不單叫我們明白到造物主的主權,也叫我們欣賞神造萬物的心意。神創造的心意起碼有如下幾方面: 1. 從大自然的創造中看到人生的真善美 2. 從創造中看到人尊貴的形象及創造力 3. 欣賞生命成長、交往及相連的真實性及深度 4. 讓讚美生命、祝福生命成為創造不斷的動力 從世程或現像去看人生,使人心碎痛苦的事是何等真實,但人生中的真善美不也是俯拾皆是嗎?萬物被造的真締永恆的都是欣欣向榮;因此,冬天過後必有春天說明了衰殘與興旺都同樣真實。雖然審美似乎是高深的學問,但萬物成長是又真又美的,這是很多喜愛大自然的人也體驗過的。 但欣賞並享受萬物對人生的啟示;並讓萬物成為生命的動力則是不小中國詩人的體會。蘇東玻曾說:「為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閱之而成色…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當詩人的感情完全投入這種山水的美麗境界中,大自然奇妙地成為生命的資源。由此,生命的空間再次豁然開朗。 另一方面,我們可以從人的被造看到人的尊貴和對真、善、美的執著。歷代歷世人類對生命的禮讚及對美善的追尋都很真實。我曾親眼看著我的兒子出生;母愛的偉大實在使我感動不已。所以,就算在極度的困扼中,人類心靈良善之光仍然透過無數的文學、藝術、音樂甚至科學來表達出來。貝多芬就是在最困難的時候完成第九交響樂的;本仁約翰的天路歷程是在獄中寫的;再者,在人與人的交往之中;患難見真情的如父母、夫妻、朋友、弟兄姊妹、同袍與師徒等都說明了生命交接的真善美。曾經目睹過殘障者的父母如何呵護備至的關心兒女;他們那份耐心愛顧比其他父母猶勝一籌。因此,德蘭修女對似乎是毫無關係的垂死病人的關心就更難能可貴。 愛恩斯坦曾說過,一些最普遍或簡單的東西也可以帶領我們到達一個更高的境界或聯合 (higher unity)。在日常的生活中,這些現像其實撫拾皆是;一次真誠的傾心吐意、一次觀星看月的流浪、又或者只是一齣話劇的對白、一齣歌劇的樂章…都能帶我們到達真善美的新境界。中國詩人王昌齡就用物境、意境、及情境來說明我們可以用不同的角度來觀察事物,以致我們可以在萬事萬物中發現真善美。 當我們這樣去看人生的時候,我們會變得更積極。事實上,上帝不單單是創造主,祂更是呼召人去欣賞和創造的神。只因我們太忙碌了,不單忽略了周遭的意境及情境,也忽略了近在咫尺的造物主。

最新消息
書籍推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