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彼此相屬的苦樂愛恨

”Belonging … is the place where we can find a certain emotional security. It is the place where we learn a lot about ourselves, our fears, our blockages, and our violence, as wells as our capacity to give life; it is the place we grow to appreciate others, to live with them, to share and work together, discovering each one’s gift and weakness”

Jean Vanier's “Becoming Human”

相屬 (Belonging) 是每個人的需要;也是每個人的尋覓。無論你需要的或尋覓的是甚麼,你實際需要及尋覓的是相屬並更相屬,以至於親密的相屬。 基督信仰群體的痛苦是只能相處 (Together) 卻不能相屬。我們害怕揭示生命經歷;生命中的恐懼、成長的挫敗、內心的衝動遂埋於心低。是甚麼使我們不去正視及分享這些心靈故事呢?怎樣去分享呢?聽了的人又怎樣回應呢? 有太多基督徒「樂意」地去為人分析及尋求答案。我不敢說對與錯,甚至也不能說好與不好。但我的確深信我們若要突破認識階段而進入真正的親密,除了祈求在靈裡的相交及合一之外,我們極需要去與人一起發現生命的苦樂愛恨。然後我們把這些都帶到神那裡去。 這很抽象嗎?不是的!只要您肯真心開放的實踐。這是絕不抽象的。這需要很多心理準備嗎?也不一定!準備好就是願意暫時不資取群體給我的安全,也不再盲目的說我是安全的,而是勇敢的投進生命發現的歷程中。只要您肯開始,這一點一滴的生命情懷會逐漸匯成巨流的。 相處而不能相屬,這不是三一神的心意;祂渴望聽到您們分享: 可以告訴我你生命中/過去一個月/一週/最近...苦/樂/愛/恨的故事嗎? 那是一個怎麼的經歷?是怎麼的感受? 你情願這些事情沒有發生麼? 你的朋友家人及弟兄姊妹怎樣看這件事?你覺得神怎樣看這件事? 我為你的苦、恨作一個禱告好嗎?我們一起為你獻上感恩好嗎? 緊記,這是生命發現的過程而不是比較誰比誰好。也不是迫供或吐苦水;人若選擇相處而不相屬;你是怎樣迫也沒有用的。你需要是給他空間、更多的空間...

最新消息
書籍推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