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城市之光

最近,我們的都市又陷入一場光明與黑暗的爭奪戰之中。新聞報道持續被綁架做案與拋妻棄子的故事充斥;在經濟疲弱的處境中,都市人對冷血的描寫早已麻木,就如人在黑暗中卻不自知,結果是心靈窒息,進一步的遠離光明了。 都市人的麻木為甚麼如此駭人?因為這麻木不單不仁,並且連那點僅有的惻忍之心也被看熱鬧的情緒佔據了;是的,我們仍然捐款振災,但如此抽離於都市,將社會良知完全摒棄、只見七咀八舌而沒有行動,那不是麻木、那不是黑暗,又是甚麼? 然而,我相信持守光明的仍大有人在。我卻不是說那些高舉公義旗幟的人,我甚至也不是說那些高舉宗教的人,我卻是說那些心中還有一點光明溫暖,渴慕在生命中去接觸生命,期待在生活中去實踐憐憫的人。 這樣的人,未必是甚麼大人物;相反,他極可能是個亳不起眼的小人物;他/她卻能為周圍的人獻上溫馨與真情。因此,差利卓別靈(Charlie Chaplin)的電影<城市之光>中的情節並不是虛構的,而是生命的真正體會;若說,那只是城市人的憧憬這仍是好的。 試想想,一個瞎眼的賣花女佇立街頭;她從來沒有想過有人注目關懷她,並且這人將他的積蓄奉獻給她醫治眼睛,使她重見光明。但事實就是這樣發生了;結果,她得以復明,並重獲新生。這是空中樓閣的電影橋段嗎?抑或它多少反映到人性、及都市人的期盼那份情呢?這是現代的海市蜃樓嗎?抑或是光輝的性情,真實地引導我們衝破黑暗呢?我想答案是很明顯的了,是嗎? 默想: 想像一下,悲劇的主角是你,你會期待人怎樣幫助你 反省自己的心態—傾向麻木?自保?抽離?或傷心、投入‥‥介乎二者?矛盾? 讀經︰約12:36 安靜、聆聽 與主對話

最新消息
書籍推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