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樹仁的日子(1)
今早醒來,從網絡上看見鍾期榮博士離世的報道,感到無限傷感。 1988年8月的一個中午,我第一次跟鍾校長見面。
那一年,為了多點時間陪伴兩個孩子成長,毅然離開中學的高薪厚職,正在思想暑假後的生計的時侯,忽然在明報報紙很不起眼的角落,讀到一段以中文刊登的招聘英文系講師的廣告,即時的反應是有點疑惑,也沒有放在心頭。。 翌日,再買明報,翻到同一版面,找來找去都找不著早一日的廣告,心中更感疑惑:這廣告是真的嗎? 和貴恆商量一下,要冩信試試看嗎?只是幾角郵費,不花精力,一試也無妨。 之後兩星期,音訊全無,怎知在毫無期待之下,竟來了電話,約我兩天後去面試。 面試的情景,發生在20多年前,至今仍歴歷在目。 職員把我帶到二樓的會客室,一位健碩的許主任進來,嚴肅但親切,我們用英文交談起來。 大概15分鐘後,許主任說鍾校長要見我。校長?見個普通的講師,不用勞駕校長吧,我想。 走進校長室,迎面是一列玻璃窗,陽光灑滿了每個角落;房間左邊放著校長的書桌,上面盡是一疊疊的文件,幾乎看不見桌面;右邊是沙發和荼几,几上已放了為我預備的熱茶。 一位穿著旗袍、身材嬌小的女士,不知什麼時候、從某個角落閃了出來。 她笑容可掬,操著湖南口音的英文,和我打招呼,又自我介紹起來。 她一開腔便道歉,說收到我的應徵信超過一星期,覺得很合適,但擔心付不起我那時的薪金和其他福利,便待了一會。最後跟許主任商量,看我會不會介意「屈就」。 接著便和我介紹樹仁的辦學理念,特別是因為堅持4年制、拒絕政府提議的「二二一」學制(即2年預科、2年專科及1年學術性教育)的關係,寧願默默耕耘,也接受政府資助的經過。
面前這位看像弱不襟風的女士,却渾身都是那份不畏強權、持守理想的膽量;再聴她重複提及樹仁是要服侍有志讀書而沒有機會的莘莘學子的時候,我佩服了、也折服了。
就是這樣,我跟樹仁結了緣,對鍾校長的認識也加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