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最後的日子 (6) -- 結局篇

父親的安息禮拜之後,隨即火化。

再次見父親面的時候,他不再是從前的父親了。我從小「仰望」的健壯身軀,如今已是這個外面雕著「最後的晚餐」骨灰盒中的灰燼了。

我望著這銅色的骨灰盒,百感交集,往日與父親相處的片段又一幕幕浮現。父親真的離開了?我實在無法順從這眼前的一切。

生存、死亡,它們的界限,此時此刻怎麼可以這樣的模糊、卻同時又是這樣的決絕?

我把這個頗有分量的骨灰盒抱起來,貼近我的胸懷,如果父親還在時我們父女倆不曾哪麼親密過的話,現在就讓我們來彌補一下;至於更深的擁抱,還是留待他日在天家重聚時後補吧。

然後我和弟弟把父親從殯儀館接去,和他再次重回這多年來他風雨不改、熱心服侍的地方:點問頓中華文化中心、華人社區服務中心、華埠耆英療護院,最後抵達安葬母親和外婆的墓園,把父親的骨灰盒安放在他心愛的妻子旁邊。

看著骨灰盒靜靜地藏在泥土之中,讓我想起我一直惦念的母親,在濃密的雨水之中,我的眼淚大顆大顆地流下來。我最愛的父母親,從我極幼小的時候,教我珍惜生命,可惜卻從沒有教我如何面對死亡。是因為生命需要啟蒙和指引,而死亡,是否就無須任何啟蒙,而只需要我們勇敢地接受嗎?

還有更多難以明言的種種,伴著我離開墓園,正式迎向沒有了父親在旁的日子去。

接著是爭取時間整理父親的物品。

我坐在父親慣用的沙發上,久久環視四周,整個房子和從前完全一樣,充滿了二十多年來熟悉得可以的光影;所有的物件、以及它盛載著的感情和溫柔,留在原處,好像父親只不過是剛外出一會,一息間便會回來似的。

父親素來有條理,各式文件和物件都安放整齊。我拉開他床邊小桌下的抽屜,滿載往日的黑白相片,都依序疊好。其中很多是父親和母親婚前交往的相片,也有父親與他父母和兄姊的合照,當然最大部份是我們兒時的相片,從黑白2吋左右的尺寸、到彩色A3、A4都有,彷彿見證著父親的一生。

最讓我詫異的,是父親與母親相戀時的情信,都是五十年代的郵柬,每封的右上角都寫上編號,足見父親對這段人生歷史的重視、以及對母親的一往情深。

還有父親的 BEM 勳章、表揚信、獎狀、我們寫給他的信和賀卡,都整齊放好,其中甚至有我們在九十年代給他的紅利是封,想不到他仍保留著。

放在我眼前的,對於別人來說,一點價值或意義都沒有,可是對此刻的我來說,卻來得極其震撼,我父親就是這樣走過來的,他並不是完美無缺,可是他已經盡了他的努力,踏實的行完了今生的路程,而且在很多人的生命中留下了足印。

此刻,我在靜靜地書寫著,是一種追懷吧。

父親逝去快三個月了,有時一人獨處,胸懷間會突如其來湧出一泉哀傷,毫無預示地襲來,教人不知如何抵禦。

或者,我越來越明白,我的生命並不全屬於我自己;當至親的人逐一離開時,我才發現,我的生命也有一部份是屬於他們的。

父親, 安息吧,我會好好生活下 去的。

Tags:

最新消息
書籍推介
bottom of page